当前位置:首页 - 全部信息 - 二手汽车- - 

董明珠自掏腰包 携万达京东等优秀资本入股银隆

信息编号:14582  发布日期:2016-12-17    
版权声明: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网易汽车12月15日报道 12月15日,由科技日报社、新华社《财经国家周刊》、中国交通报社、中国汽车报社等主办,中集集团、万达集团、京东集团、华融国际、东方国际协办的中国制造高峰论坛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。
在本次论坛上,联合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宣传大使,格力电器董事长、总裁董明珠对外宣布:“今天,我愿意拿我所有的资产投入到银隆里面去,因为我看到它是未来我们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梦的一条必经之路。”看来继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方案确认宣告失败之后,董明珠的新能源汽车梦并没有终止。

董小姐携4家优秀企业入股银隆 共同增资30亿
据中集集团发布的消息显示,中集集团、董明珠个人、大连万达集团、北京燕赵汇金国际投资公司、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和个人与珠海银隆签署增资协议,共同增资30亿元,获得珠海银隆22.388%的股权。其中,中集集团下属企业增资2亿元入股银隆,占比约为1.5%。
中集集团副总裁李胤辉介绍,中集拥有30多年在能源与物流领域积累的优势资源,在重型卡车、冷藏车、空港设备等多方面对新能源有着巨大的需求,中集看好珠海银隆在钛酸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、储能方面的研发及生产能力,双方未来合作空间巨大。根据中集与珠海银隆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内容,双方决定在新能源卡车(如新能源码头内拖车、新能源物流车等)、新能源机场摆渡车、新能源客车、乘用车设计、停车场充电桩等领域展开合作。
此外,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熊青云在论坛现场发表讲话表示,为了拓展品质生活的外延,京东在近几年一直在积极地向新能源领域探索,寻找环保物流的新契机。“我们很高兴结识了银隆公司,并且与他们在新能源领域拓展更深一步的探索。”据熊青云介绍,未来双方将进行多维度的合作尝试,利用银隆先进、领先的钛酸锂技术,协同研发更为安全、稳定、耐用的物流专用车辆。
而说起董明珠对银隆的“执着”,相信大家并不陌生。在格力收购银隆失败之后,此次董明珠更是以个人身份“拿出所有资产”投入到了银隆里面。那么,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究竟为什么会投资银隆呢?

对于这个问题,王健林在讲话中表示,万达和格力已有多年合作,是紧密型战略合作伙伴,会投资银隆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基于对董总董明珠的信任。“像格力在家电领域能够做到税收利率超过10%,从20亿的销售收入公司做到2000亿,成为全球的领先企业,中国不敢说仅此一家,但我觉得不会超过两家。”

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 王健林
而第二个原因,王健林表示,从项目的投资前景来看,银隆是有前途的。“投资银隆这是万达接近三十年来第一单投资制造业,投资金额不算太少,也不算太多。(有消息称是5个亿。恩……毕竟1个亿是小目标)”王健林认为,银隆的优势更多的体现在储能上,“如果能把储能技术真正做到商业化,这个公司市值就会翻倍。”
银隆新能源究竟强在哪里?
看到上述企业对银隆的重视和执着,可能很多不了解银隆新能源的人会有疑问:银隆究竟强在哪里?据了解,是“钛酸锂技术”使银隆走上一条快车道,当然这要归功于银隆集团董事长魏银仓具有前瞻性的眼光——从2011年战略控股美国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,到第四代纳米钛酸锂电池的研发成功,仅仅是几年时间。而这项技术的突破在国内乃至国外都是具有影响力的。
据了解,钛酸锂电池是锂电中寿命最长、安全最高的电池。论生命周期,普通锂离子电池约为1000—2000次循环,钛酸锂则是1—2万次循环,是前者的10倍。钛酸锂电池有优异的功率特性及高低温性能,唯一不足是能量密度偏低,但银隆通过持续的研发,仍然保持了电池使用寿命和耐高低温性能保持在高水准。银隆所研发的第四代高能量密度钛酸锂电池,与第三代相比成本下降40%,能量密度提高60%。

银隆集团董事长 魏银仓
此外,银隆还率先掌握了氢钛研发的核心技术,这一技术将解决电池能量密度的问题。银隆致力研发的氢钛动力总成,不仅服务于电动汽车领域,还将服务于更为广阔的储能市场。董事长魏银仓在讲话中表示,银隆新能源利用的不是时下主流的电池技术,但是,在前年已经达到销售10亿,去年45亿,今年100亿,明年300亿。
如今银隆新能源已掌握全球顶尖钛酸锂核心技术,攻克了业内公认的“五大问题”,实现6分钟快速充电、耐宽温、30年循环使用寿命、不起火不爆炸等优良特性。这也是银隆获得万达、京东、中集等优秀资本青睐的关键所在。
银隆与格力的“爱恨纠葛”
格力收购银隆的事件回顾:
今年8月,格力电器发布收购方案,拟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珠海银隆100%股权,使其成为格力电器全资子公司。收购方案发布之初就受到多方质疑,不少投资者认为珠海银隆的估值过高,格力电器增发的价格偏低,可能摊薄中小投资者的权益。当时,格力电器给出的收购价格为130亿元,不少投资者给出的估值是50亿元左右。
10月28日,格力电器召开临时股东大会,进行表决的议案中,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相关的议案获得通过,但也有其他涉及本次收购的议案未获通过。

格力电器董事长、总裁 董明珠
11月8日,格力电器在回复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关注函时表示,拟继续推进收购事宜,并对相关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,拟调减或取消配套募集资金。
11月16日晚间,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,其调整后的交易方案未能获得珠海银隆股东会审议通过,珠海银隆基于表决结果决定终止本次交易。鉴于此,格力电器决定终止筹划发行股份购买珠海银隆资产事宜。
对于此次收购失败,银隆董事长魏银仓和董明珠都表达了深深的遗憾。魏银仓在15日的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更是激动地表示,“银隆等候了格力9个月,如果收购成功,银隆在格力的品牌、董总的精细化管理的支撑下,实现市值上千亿、产值上亿,将没有任何问题。因为银隆的短板就是资金不足,年年丢订单。但是,由于格力股东的否决,毁掉了一个产值万亿的公司的诞生,但是,银隆尊重格力的选择。”
说到激昂处,魏银仓更是动情的表示:“银隆可以不全资归格力管,但是,可以全资归董明珠管。”
董明珠也表示,如果格力收购银隆成功,将是共赢的事——银隆提供技术;而格力则是敞开大门,提供平台给它实验,所有生产线的自动化装备也由格力为它配套。“这是多么大的支持!不过收购没有成功,但我不会停止对银隆的支持与合作。今天我拿出我所有资产投资了银隆,不是因为格力收购不成功,我就妥协了。而是因为我看好了这个技术,更重要的是看好了它给我们中国乃至于世界带来的环境保护;我看到它是未来我们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梦的一条必经之路。”

董明珠十分看好银隆所掌握的钛酸锂电池的核心技术,这项技术也能让格力在储能业务上大有作为。“我们格力电器发展也需要电池。过去几年,我们已经看到了未来的需要,那就是智能。在智能的家庭里面必不可少的就是电池,这个储能电池不解决,我认为整个智能家居是很难以实现或者实现完美。”
过去一段时间,围绕在董明珠身边的新闻一直不断:董事长被罢免,再加上社会上各种不同角度对董明珠的描述,想来董明珠的压力会很大,不过董明珠却表示,“我觉得这些东西都压不垮我们,因为我们有坚定的信念。”
此次5家企业及个人对银隆的投资只是开端,期待未来银隆的钛酸锂电池真的能够在新能源领域展现强大的优势,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梦。

联系我时请说明在“通榆吧”看到的信息。
如果信息未直接显示电话,可扫码联系"通榆吧"客服咨询信息发布方联系方式。
信息来源于网络、网友发布等。平台仅做信息展示,不对信息内容做任何担保服务,也不参与交易。
商家服务
04366902262
  • Q Q: 88082419
  • 微信: tongyuba
微信公众号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5 “通榆吧”版权所有  |  ICP证:吉ICP备15000769号-1  |

吉公网安备 22082202000123号

  
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收集与网络,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举报信息、删除信息联系我们
×
信息:
董明珠自掏腰包 携万达京东等优秀资本入股银隆
举报理由:
其它说明: